下列成语或俗语与经济学原理对应错误的是:
A.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——风险投资
B.三个臭皮匠,顶个诸葛亮——规模经济
C.三人行,必有我师——偏好理论
D.穷庙富方丈——代理成本
【答案】C
【解析】第一步,本题考查经济学原理并选错误项。
第二步,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”出自于《论语·述而》,意思是别人的言行举止,必定有
值得我学习的地方,对应经济学中的相对比较优势。而与偏好理论对应的俗语是“萝卜白
菜,各有所爱”。C项错误。
因此,选择C选项。
【拓展】A项:“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”出自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, 比喻不经历艰险,就
不能取得成功。它可以对应经济学中的风险投资,即风险投资中有很多的不确定性,给投
资及其回报带来很大的风险,但是不容否认的是风险投资的高回报率。A项正确。
B项:“三个臭皮匠,顶个诸葛亮”是一个文化术语,指的是三个副将的智慧能顶一个诸
葛亮,此术语可以对应经济学中的规模效应,即通过一定的经济规模形成的产业链的完整
性、资源配置与再生效率的提高带来的企业边际效益的增加。B项正确。
D项:“穷庙富方丈”原指一位富有的住持,领导着一座穷困的佛寺。引申为当今经济
发展中出现的一种不和谐现象,指的是一个企业、一个集体在发展中逐渐走向贫困,而这
个企业、这个集体的相关负责人的财富却越来越多。可以对应经济学中的“代理成本”。即
因代理问题所产生的损失,以及为了解决代理问题所发生的成本。D项正确。
(编辑:zhouqianli)